澎湃新闻自问世以来股票怎么申请杠杆,以“专注时政与思想”著称,《上海书评》便是这“思想”的肉身。
《上海书评》创立于2008年,起初是《东方早报》的周日副刊。它与若干传统相关:一是中国古代的序跋、评点、札记、诗话、注疏传统。传统中国有源远流长的书籍评论历史,体现在诸多独特的文体中,《上海书评》创造性继承了这些形式,及其所蕴含的严谨与博雅。二是现代,尤其是五四以降的上海报刊传统。与《上海书评》有较直接衣钵接续关系的,是四十年代陈蝶衣在上海创办、后由柯灵主编的《万象》,以及九十年代转世重生的新《万象》。三是西方书评传统,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形成的、具有反思精神的一脉,以《伦敦书评》为代表。综合这些渊源,一份有中国气派、上海风格,体现当代中国学界面貌的书评应运而生。当《东方早报》于2016年蜕变为澎湃新闻,《上海书评》随之成为澎湃新闻思想板块的旗舰栏目。
自报纸之世至网络之时,《上海书评》既守其一贯之道,亦不乏推陈出新之意。其最具标志性的设置,便是每周日刊布的深度访谈,十余年来从未间断,以书为核心,受访者涵盖中外人文社科领域之名家学者、作家、艺术家及藏书雅士,辅以插画师手绘肖像,实现风格化的视觉呈现。其他日子,在刊发新书书评之余,它也会围绕文化热点议题组织特稿与讨论,此外更不乏轻松诙谐的随笔掌故与专栏。纵观近年《上海书评》所涉选题,可谓包罗万象、蔚为大观。兹举数例,以管窥其一斑。
首先值得一提的是《上海书评》每年与中华书局合作推出的点校本“二十四史”修订本专题。从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陆续出版的点校本“二十四史”,堪称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代表性成果。自2013年起,新的修订本陆续推出。《上海书评》每年都会围绕当年新出的修订本,邀请参与修订工作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撰文,深入探讨修订过程中的问题,反思与审视所涉时代的历史。迄今为止,已经做过的专题包括:《旧五代史》《新五代史》《辽史》《魏书》《宋书》《南齐书》《北齐书》《梁书》《陈书》《隋书》《南史》《金史》。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是《上海书评》的重点关注领域。它曾推出一专题,名为“绝学传薪”。所谓“绝学”,指的是那些既濒临失传之危、研习者寥若晨星,然又事关深厚文化积淀、民族记忆与历史传承的学问。此类学术,虽少人问津,价值却不可估量。《上海书评》邀请郭永秉谈古文字学和出土文献研究,张涌泉谈写本文献学,何欢欢谈梵文佛教研究,吴元丰谈满语、满文档案与清史研究,希望通过呈现四位在各自领域有深厚造诣的学者的学术理解,让或将成为“绝学”的学问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。
中国的古今之变,或者说百多年来,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变局,是现代中国学术思想最关切的问题。在时代剧变中,仍有一些传承百年的文化世家,历经风云变幻,依旧熠熠生辉,散发出独特的文化光芒。《上海书评》策划的“百年斯文:文化世家访谈”专题,便聚焦于此,访谈了螺洲陈家、建德周家、襄平赵家、宜兴吴家、如皋冒家、萧山朱家的后人。由此细致勾勒出一幅跨越百年、细节生动的历史人文画卷,展现出这些文化世家在大时代洪流中所承载的精神传承与文化积淀。
对于现当代中国文化,《上海书评》亦广泛涉猎。它曾邀请李欧梵谈他心目中的二十世纪和跨文化研究,陈平原论述学文体与白话文的演变,洪子诚梳理中国当代文学史,张真追溯华语电影的起源,许鞍华回顾香港电影的兴衰历程,张晓刚讲述中国当代绘画的变迁,魏美玲深析中国当代舞蹈史的脉络。此外,它还邀请了诸多当代文学大家,如王安忆、韩少功、余华、格非、孙甘露、欧阳江河、毕飞宇、金宇澄,分享他们各自的文学创作心得与思想历程。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方面,有张峥阐释人工智能的训练方式及未来走向、兰小欢解剖地方政府与经济发展的互动、林小英考察县中孩子的成长与教育问题、孙萍检视外卖骑手与过渡劳动的形成、涂炯分辨疾痛与“好的”死亡的复杂关系。通过这些深入的对话与思考,《上海书评》从多维度呈现出当代中国的文化与社会图景,见证了时代变迁中的思想激荡与文化流变。
《上海书评》同样对世界其他文明与文化保持高度关注。十余年来,华东师范大学刘擎教授一直在此发布西方思想年度述评。此外,众多世界一流学者曾在《上海书评》亮相,如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·泰勒、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佩里·安德森、德国全球史家于尔根·奥斯特哈默、美国传播学权威亨利·詹金斯、法国精神分析学家伊丽莎白·卢迪内斯库、日本佛教史家末木文美士。与此同时,国际文坛的著名作家如约恩·福瑟、科尔姆·托宾、希拉里·曼特尔、伊恩·麦克尤恩、朱利安·巴恩斯等人也都接受过《上海书评》的深度访谈。而在今年,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、坦桑尼亚裔作家古尔纳在上海的演讲正是由《上海书评》翻译并发表的。
除了上述选题之外,还需特别提及的是,中国国内一众顶尖学者与文体家,如李零、葛兆光、冯象、沈卫荣、罗志田、杨国强、高峰枫、陈子善、陈建华、毛尖、黄昱宁、小白等,数年来始终为《上海书评》笔耕不辍,贡献佳作。可以说,《上海书评》已然成为上海思想文化界的一张重要名片。
今年是澎湃新闻创立的第十个年头。十年来,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,《上海书评》是澎湃新闻文化功能的重要体现。通过《上海书评》,澎湃新闻不仅在时政领域发声,更在文化和思想的深度交汇中,塑造了其作为一家有文化品位、有思想深度的媒体形象。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,还是对现当代文化思潮的梳理与反思,甚者从全球的角度出发,邀请世界各地的学者、作家、艺术家参与讨论,澎湃新闻不仅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者,更是一个文化的桥梁,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在思想与文化层面的相互理解与碰撞。在当下信息碎片化、快速消费的时代,澎湃新闻并没有随波逐流,而是以一种沉静、深邃的姿态,维护着文化的厚重感与思想的深度。通过《上海书评》所展现的思想深度与文化关怀,澎湃新闻已然成为中国文化场域中的一股重要力量。它不仅记录时代的变迁,更在文化的长河中,激起了思想的涟漪,成为一座连接过去、现在与未来的文化灯塔。
作者:丁雄飞
文:丁雄飞 编辑:钱雨彤 责任编辑:舒 明
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股票怎么申请杠杆。
澎湃新闻文化上海书评中国思想发布于:上海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线上股票配资_实盘配资杠杆平台_正规实盘配资杠杆观点